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尽管公司已经普遍实行认缴资本制,但是,没有充足的资金应付公司的盈亏,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创业公司融资方式,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一、银行贷款
这是人们生活中手头拮据的时候通常会第一个想到的救星,银行也不断的在扩大对个人创业的融资支持,各大银行都推出了多种贷款的方式。
(一)个人创业贷款
是银行提供给创业者的一项专项贷款,通常为一年的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年。但是,不是所有创业者都可获得银行的审批,起码是具有一定经营能力的,成功创业后可以视企业规模等而增加贷款额度。
(二)商业抵押贷款
就算不为创业,普通人也可以像银行提交抵押然后贷款用于日常生活消费,银行已经逐渐不过问这一部分商业抵押贷款的用途。创业者可以灵活的把商业抵押贷款作为创业的资金。这一部分的贷款通常不超过抵押物经评估的价值的70%,最高不超过30万。
(三)保证贷款
即,找收入稳定的亲朋好友作为保证人,当然,收入是越高越好。特别是一些高收入阶层,如,律师,公务员、医生以及金融从业人员等,银行对这些行业人员在贷款业务上特别优待,有他们作为保证人,会很快的就拿到银行的贷款。
二、典当贷款
典当,相当古老的融资方式。虽然有些机械,但是也不失为简便、安全可靠的一个融资方式。而且,典当几乎不要求对客户的信用审查,只要收到合乎价值的实物就行了,这是银行绝对无法比拟的优点,银行注重的是信用贷款,你的资质经不过银行的评估通常就很难拿到贷款。另外,典当对金额大小,审批程序、贷款用途审查等,较银行而言,都是大大的降低了要求,所以,典当比银行贷款来说,又是大大的方便了。
三、政府创业扶持基金
政府也鼓励中小型企业发展,鼓励创业,在政策上也给了创业者支持。不仅有减免税收等政策,而且有很多政策性的创业扶持基金等给予创业者资金上的支持。尤其是大学生创业,和农业发展基金的支持力度都是很大的。以及针对下岗失业人员有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在资金上鼓励下岗职工创业。
四、合伙创业
合伙创业不仅可以帮助创业的融资,而且可以有效的利用各个合伙人的资源,特别是有利于发挥人才的作用,在现实中几个好朋友合伙也是创业的一种主要形式。但是,合伙创业需要明确没人的份额多少,不应当需要平分,而且不论贡献值的平分份额绝对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而且必须要有章程,这两个都是为了日后的纠纷作准备,不要看今日你们创业的时候感情好,在经营的过程中纠纷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一定要未雨绸缪,解决纠纷的机制必不可少。
1.股权激励,要预留好股权。我国没有股权库、股权池的概念,所以股权激励的股权必须由股东先代持,所以可以约定好由例如创始股东代持激励股权。一般投资机构也比较喜欢看到公司有预留股权激励的部分。
2.股权设计,公司第一轮融资拿出多少股权来是商业问题,每个公司情况不一样,我列一下股权的五个临界点:67%,股东有完全控制权;51%,股东有绝对控制权;34%,股东可以设置一票否决权;20%,股东可以界定关联交易;10%,股东有权申请解散公司。
3.注意对赌协议/条款,看投资协议里会不会有类似于约定公司须达到多少用户量、财务指标,否则公司出让股份的条款。
4.注意回购/并购条款,就是要求公司几年上市,否则公司回购股权或者接收其他公司并购,这个也需要注意,这个一般都会有,不要太高就可以接受一般在15%以下吧。
5.董事会席位问题,因为后面融资多了创始人的股权比例下来后很可能失去公司控制权,如果创始人团队能有足够多的董事会席位,公司的经营权就能保障。
1.用可转换债券代替股票。这样就不需要在融资时确定每股价格。当更大规模的投资者加入时,你可以为早期投资者安排折扣或红利,让他们在更有利条件下将债券转换为股票。
2.设定公平的股价或适当的折扣。给早期投资者设定的价格能反映出你的真实性格。开价高是因为你对企业有信心,开低价则是怕日后的股权稀释而为亲戚朋友和其他私人投资者带来损失,伤害合作关系。正确答案是应该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同样,为可转换证券提供折扣时,可能会因为折扣太高而很难吸引到新的资金。这样的话,后来的投资者可能会对你以前的过分大度有意见。
3.保持定期沟通。夸大其词是融资中的本能行动,但别因此影响与股东的沟通。不能报喜不报忧,最好定期向股东汇报经营情况——至少一年一次,不过我建议是每季度一次。即使你在创业初期还没有创造出收入,也要告诉他们你正在努力前进。经常分享信息有助于建立起信任感,这正是你在下一轮融资中所需要的。
创业期的公司一般都是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形式可以现金,实物,知识产权等,按价值设定股权比例。也就是说,资金算一部分,工作能力算一部分,原来的背景、将来的贡献也算一部分,从这三个层面来划分股权比例。
股权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利益结构要合理,贡献要正相关。该拿大股的应该拿最大的股份,不该拿股份的人就不应该有股份。
创始人开始不在公司工作的,大家评估他的贡献,给他一定的股权,我们的意见是不要超过5%。这种创始人往往都是资源型的,比如可能掌握一些流量或者有一些客户关系,在创业初始特别重要,但是公司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重要性就会降低。如果他拿的股份太多,反而会变成一个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