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李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启示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启示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
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一起欣喜”。
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
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转眼间,为期五天的培训结束了。在这次培训中有幸聆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让我收获颇丰。
首先转变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人们都说,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体育教师也是如此,只有认识到了体育课的重要性,理解了体育课的实质和意义,才能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研究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规律,多学习和掌握与体育有关方面的&39;知识,练就一身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才能娴熟地驾驭体育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及时地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得到有效改善,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通过这段的培训,我发现了自身视野之局限,犹如井底之蛙。我随即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孩子固守陈旧僵化的理念,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完整的社会人,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还需要我们了解学生成长需求,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条件。培训是我更进一步地明白了走进新课程的教师也不再是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而更多扮演“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协作者”、“参与者”、“学习者”等多元角色。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教师应自觉成为教学的研究者、终生的学习者、教学实践的反思者。通过学习,让我茅塞顿开。我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与时代同行。我们的课堂变革与学校变革,都与社会变革血脉相连。通过学习,我的思维方法与思想方法都得到了转换。希望今后的我能够立足课堂,跨越时空,让我的课堂更能体现时代性和社会性。
今天我校全体教师在校长的带领下共同学习了有关,管理方面的一些的知识.我深深的体会到如何更好的做到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大家在一起就是一个大家庭, 一个团队,通过两天的学习,我的体会如下:
现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同样提倡团队精神,主要是因为这个行业的发展太快。而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的教育界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知识的更新速度在不断加速,每一个教师都不可穷尽所有的知识,学科的纵深发展的态势日益显现的同时,加强联系和协作成为必然的要求,这样就有必要提倡教师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亲和力。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团队,能使每个团队成员显示高涨的士气,有利于激发员工作的主动性,由此而形成的集体意识,共同的价值观,高涨的士气、团结友爱,团队成员才会自愿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团队,同时也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一、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组织整体效能。
通过发扬团队精神,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不能要求每一个教师都是优秀教师,都是教育的行家里手;教育科学的发展呈纵深式的推进,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都要求走向联合与合作;某一门学科也要求多学科的参与才能更好地发挥该学科的优势。我们提倡教师的团队精神,可以集群体之优势,形成合力、聚为焦点,不必面面俱到,也许在解决教育的某些问题上或某个问题的某个方面,更能获得突破,但在团队之中,仍然要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价值取向,才能形成合作向上、积极进取精神是团队精神的基本内核之一。 二、“感恩与爱”
我们以前的教育,缺少了一课,那就是“感恩与爱”。我们很多时候不会爱自己,不会爱父母,不会爱朋友,不会爱领导,不会爱同事,经常在做着让“亲者痛”的事情。我们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爱,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在最后一个环节,老师布置了一个比较艰难的任务:就是让我们扮演“盲哑”结队同行一段黑暗的道路。我当时的体会是:假如我真的是一位盲人,如果没有他的的帮助,我是如何去克服困难?我是如何走过这段既黑暗又难忘的道路,以后的人生之路又如何走下去呢?一个个问号留在我心里。最后,我把自己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我以后将会把这份感恩的心投入的工作去,带着爱和尊重去工作,去影响一个团队,去影响更多的人。
三、教育的合作精神或协作精神,是当代教育的特色之一。
教师没有一种合作精神,但凭自己的那一点知识或技能是远不够用的。每个人必须与他人协作,他自己才有成功的可能,同时每一 人又处在特定的团体之中,这个团体可大或小,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特定社会关系的人”,即社会的人,教师也是这样的一种人,教师的社会角色决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当代的教育已不是教师个人的英雄主义时代,更多的要谋求协作和合作,因此,教师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就更可以发挥该团体的作用,使知识和学科的纵深发展都得很好的延续,它较传统的教研组或办公室为单位的组织,具有更好的实现目标的能力,这对于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团队精神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具体体现,它对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团队精神的实质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时间如流水,过得飞快,一眨眼,为期一年的新教师培训已经接近尾声。一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次又一次的讲座,一次又一次的活动,在这段培训的日子里,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受益匪浅。总结下来就是: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
勤于学习
初为人师,那种兴奋之情很难用言语来表达,一切尽在不言中。什么都是新的,新的环境,新的同事,新的幼儿,自己也像孩子们一样非常的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
但是,对于一名初出茅庐的新教师来说,最缺乏的就是工作经验,没有管理班级的能力、没有设计与组织活动的能力等等。而这些正是自己在大学生活中所学不到的,也是从来未遇到过的,那该怎么办呢?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学生的生涯虽然结束了,但是学习是无止境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而现在的我更需要不断地学习。人生的另一个学习的阶段才刚刚起步,刚刚起航。
第一,向书本学习。在大学里的时候,我们学习的都是纯理论的知识。而现在呢,学习的则是另一个层面的知识,更多的则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和自己专业有关的一些专门的幼儿园的书籍。比如《指南》、《纲要》、二期课改的新教材等等许许多多的书籍。让我能够更加快地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设计和组织出好的活动,好的游戏,顺利地开展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更好地去为幼儿、为家长服务。
第二,向实践学习。作为一名新教师,起初,对于幼儿园的一切都一无所知。不知道来到幼儿园要干些什么,接下来又要做些什么……因此,就需要自己在实践中探索和研究。经常去请教自己的搭班、师父、同事以及领导等你所能从他们身上获得学习的对象,不断地请教、观察和实践,从而获得经验的积累。
第三,向名师学习。每一次的培训,我们都非常荣幸地能够听到一些名师来给我们做报告、开展活动,给予我们建议以及寄予我们期望。而每次的活动结束,总能带给我很大的震撼以及感动,比如观摩人乐幼儿园的半日活动,在听完了张勤园长的活动和她的讲座之后,深深地明白:成长需要团队,成长更靠自己!而对于她所说的“忆昨天、思今天、想明天”,最为新教师的我的的确确应该要好好地想一想和去做一做的。
学习是进步的根基。最为青年,我们正是处在学习的关键时期,所以我要珍惜大好时光,发愤学习、刻苦钻研,打牢人生成长进步的根基。掌握丰富的知识,技能和本领,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目标,更好地为我所从事的工作所服务。
善于创造
幼儿园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它紧跟时代的步伐前进,需要不断的创新。我想这是每个幼儿园新教师在踏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之后都能够产生的共鸣,也都是有所经历和亲身体验的。比如即将要举行地世博会。每个幼儿园都需要开展各种各样与世博有关的活动,让幼儿能够了解世博、参与世博,与时俱进。而教师则需要的是去创设一个这样的环境以及给予孩子这方面的一些知识,通过自己的创造来帮助孩子能更真切、及时地了解和参与。这也是专家在培训的时候寄予我们新教师的期望。青年时期是最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时期,要勇于创造、善于创造、不断创造。
甘于奉献
都说教师是“园丁”,是教育者,任重而道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作为一名教师,奉献是你报答自己祖国的最好的方式。把你自己的所有一切教给下一代,教给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让我们的祖国能够发展的更加辉煌和灿烂!
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是美好的人生追求,也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向我们的前辈学习,向我们身边的同事学习,以及向广大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学习。虽然现在的我刚踏上社会,但我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奉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以上就是我在这一年来培训的小结,我会继续努力,创造出无悔的青春、永恒的青春!
考试是考验学生也是考验老师的一种手段。这次是在这所学校的第二次月考,就上一次月考,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我依然记得上次月考之后的心情,简直就是晴天霹雳,觉得自己所有努力付之东流,没有一点回报。这次似乎比上一次好一点,但是和其他老师相比我还是差的太远了。以此我要努力的想向其他人学习,在进行方反思。
此次考试我校采取了单人单桌的考试模式,因而成绩是比较真实的。下面我从两方面来小结反思下这次考试的情况:
1、从学生答卷上看
本次的试卷全班同学都能够做到书写认真,基础知识很多不该丢分的题学生却失分较多,学在学语文用语文方面一部分学生对于仿写句子我们的家乡被称为“鱼米之乡”都没总结仿写出来,给焕字换偏旁组三个字并组词,学生多数写上两个。由于我平时对学生记忆课内阅读方面验收不够到位,导致学生记忆类的题丢分教多。在阅读理解中,我发现本班三分之二的学生还没有掌握阅读的技巧,读题审题不够到位。碰到难题他们不愿意想,做完题后更不愿意检查,也导致失分;在习作中本班学生失分一般,表现在
(1)没搞懂题目,
(2)文中的过渡句(段)运用不好,
(3)写跑题了,
(4)没抓住重点,
(5)个别学生缺乏写作基本功,导致失分。
2、从本人的.教学方法上反思
从试卷内容上看要想让学生取得好成绩我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于书中的知识我要教学生灵活运用:如平时要注重学生知识积累的检查。
2、今后的阅读教学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学生创造施展才能的空间,让他们学会去阅读;并坚持写读书笔记
3、对于作文教学,我要由原来的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鼓励学生多读书,教给他们写作技巧。
4、自己做个有心人多创造一些写作的机会。
5、教给学生一些考试心理战术,如考前心理调节、考试时间安排等。
6、平时我要做好学生知识缺陷记录。
昨天的荣与辱只能代表过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比以前更加认真和自信,因为失败并不算输,它到给我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只要我沿着自己正确的方向前进,胜利一定属于我。
在寒假家访中,作为一名班主任,共有以下体会:
一、统一思想,明确家访的主要任务
1、了解所访学生家庭状况。进行家访前,我们首先对所访学生家庭状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因为,家庭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状况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多报喜,少报忧。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构成有效沟通。
3、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长提出推荐,为其实施家庭教育带给帮忙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并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透过切实开展工作,家访成果显著
1、透过本次家访,我们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透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们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4、透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推荐,并及时反馈。
三、家访体会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我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明白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
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我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期望透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上网,什么家务都不干,动手实践潜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透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我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