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时,在心得的结尾,可以简单介绍未来的计划和目标,包括学习计划、工作目标等。下面给大家整理一些教育孩子心得2000字,方便大家学习怎么写教育孩子心得2000字。
我的孩子上一年级了,刚考完期中考试几天,昨晚开了家长会,应老师的邀请要我在家长会上向大家谈谈在家教育孩子的心得,因我的孩子在学校可算是个听话的孩子。学习成绩也算稳定。其实只有自己知道,孩子在学校表现乖巧、听话,并不意味着在家她也如此,我看如此懂事的孩子只有在电视剧里才常常看到。她在家也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孩子。
但不管怎么样,其实只要家长多用点心的话不难发现不管是多调皮,多任性的孩子,总有一阵子会有安静,乖巧的时候。再内向,再孤僻的孩子也会有活跃,敞开心痱的时候。如果在这时候进行一些适当教育的话,可能效果会更好些。孩子的性格也是与我们成人一样分了各种各样。现在就我女儿内向的性格为例。讲讲一些平时的见地。各人的孩子因人而宜,所以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也会有些差别。其中实刚上一年级的孩子要说谈学习的方法倒确实是没有。倒是要培养她的一些好习惯得颇费一番苦心,很多幼儿时期的依赖性都要剔除。就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吧!
1、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很多孩子上课无法集中精神,认真听讲,不是爱讲话,就是思想爱出差。甚至东张西望。我一直以为我女儿胆小,不敢说话。可有一天我去学校接她的时候,她的老师向我告状了,说她上课爱讲话,最近影响了学习。我当时没出声,只是点头,并没表现出太大的气愤。我想无论如何得回去问完孩子再定。到家后,我就问她
“悦,今天妈妈被老师批评了,说你上课讲话,你能告诉妈妈为何上课要讲话,是什么很重要的事非讲不可吗?”
“同桌一直跟我讲话我要回答他。”
“这样呀,那上课是老师讲话的时间,下课才是同学们讲话的时间,你与老师抢讲话,老师会不高兴的。同桌如果再问你话,你就摇摇手,下课的时候再回答他可以吗?再不行我们先把眼睛看向别处。”
孩子不讲话
“那你想过没有小朋友都象小鸟一样两只两只对讲,班上会变成怎样?”
“象菜市场。”
“对了,所以上课一定要保持安静,认真听,还有你回家不懂的问妈妈,可妈妈也有不懂的时候,那时候我们怎么办呢?两个人都不懂。”
孩子又不说话,可从那以后我知道她上课不敢与同桌讲话了。可还没过两天,她回来又说:
“他一直与前桌的讲话,我今天也与他讲话了,可老师没看见,只批评了他,没批评我。老师不是说后脑勺也有长眼睛吗,怎么就没看见我讲话?”
“呵呵!可你有没有想过也许老师知道了,她想想看看你会讲几次呢?,今天没看到,明天也许就看到了。那如果下次老师再批语妈妈的时候,妈妈也会当着班上小朋友的面批评你的。你害怕吗?”
“我不要”
“就是嘛,那我们说定了,上课老师没要求,不乱讲话了?”
2、不撒谎的好习惯
我一般下班回家,或是睡觉之前或与孩子一起走路的时候都会与孩子谈谈心,让孩子讲讲她喜欢讲的事,不管讲什么,都行,就听着就好了,还可以与她一起讨论讨论,挑些孩子爱讲的,轻松的话题,让她觉得一起交谈很放松,慢慢养成好习惯,不说假话,就算做错事,讲了大人会与她一起分析对与不对,让她自己知道能不能做,但决不是打骂。这样让她承担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所谓牵引的效果总比强制效应来得好些吧。
3、自己能做的事要独立完成
孩子有时做事很依赖大人,比如她不会画的画,或是觉得自己做不好就要靠大人一起来完成,这时我就会对她常说的一句话“妈妈做的是妈妈的,不是你的,你做的不管好不好,可都是你自己做的,是不是这样?你可以看看妈妈是怎么把它做好,你可以学,但一定要自己做出来的才会是你的。”现在她不管做得好不好,都会很得意对我说:
“妈妈,这是我的作品。”在表扬肯定的同时适当提一点点的小建议。会让孩子事半功倍的。
4、贵在坚持
不管是做作业还是学习,很多时候孩子的兴趣很容易激发,但却难以坚持下来,这时候可能就不能单单光要求孩子自己了,大人很多时候要学会与她一起坚持。比如学某些兴趣我的孩子学国画也是坚持下来了,学了三年,孩子的兴趣早被压力给压没了,如各种的考级什么的。都是我一直与她一起坚持了下来,我不指望她能有多大的发挥,我只想让她知道除了书本之外也可以学到好多有用的东西。教育孩子也不是一时之事,也是一朝一夕贵在坚持,不能放弃。
5、利用她注重的事激励她
比如我的孩子挺看中自己的考试成绩,要是考得不好,她就会难过。还有别的同学进步了,考得比她好了,她也会有些难过。讲句实在话,孩子考得不好,我们大人也是一样很着急,担心自己是不是没空理她成绩退步了什么的。可这时我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去注重过程,就是平时学习的过程。哪些差劲的赶紧补上,及时把遗留的问题处理掉,每天留些小问题,久了越积越多,就会变成大问题的。
6、让孩子知道你很在乎她
象我的孩子,一吃完晚上我就让她知道各就各位,大人们有自己要忙的工作,她的任务就是完成老师的作业。完成后就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过大人再忙,也会在适当的时候检查下她的作业,看看她的书本,让她知道你在关心她的学习进度。不得马虎了事。
我记得有句话说得很好,文章写得不好,不能怪纸和笔,孩子教育不好不能怪孩子不聪明和老师教得不好。更多时候要多想想我们作为家长你用心了吗,有耐心了吗,有恒心了吗。这三心并用的话,我相信你的孩子一定是非常出色的。
光荫如梭,在这不经意的日子里,范思言已经从曾经只会咿咿呀呀的小宝宝变成了如今的“小大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独立意识也在增强,面对这个“小大人”我们知道,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所以我们平常也要注意什么样的教育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一点我体会比较深,我是中学老师,孩子上高中后好多家长开始头疼孩子的叛逆、坏习惯。其实等接触了家长之后我们会发现孩子的好多毛病都与家长的习惯与态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实出色、优秀是一种习惯,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所以在对待宝宝的问题上,我的宗旨是,在宝宝健康成长过程中,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这将会是他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下面我以事例来分享我的一些育儿心得:
一、尊重并正确引导孩子,培养孩子辨别和思考的习惯
由于工作比较繁忙,范思言一度是由奶奶带着的。在孩子两岁半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口香糖对他充满了魔力,只要一看到口香糖他就会不顾一切地扑上去,抱在怀里死活不肯撒手并且不惜大哭大闹来抗争。原来是奶奶觉得他小怕他吞下,所以从来不给他吃。正是奶奶的这一举动激起了他的无限好奇。但凡有机会就要抢到手,放在嘴里使劲嚼满足自己对它的强烈欲望。了解这个情况后,我开始刻意将口香糖放在他能看到的&39;地方,每次当他惊喜地跑过去取口香糖的时候我会告诉他:“宝宝,你长大了,可以吃口香糖,但是,口香糖嚼过之后是要吐到垃圾箱的,而且口香糖不可以多吃,吃多了对牙齿和身体都不好。”最初孩子由于得到允许欣喜若狂,渐渐的他已经能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它了,再后来他开始观察嚼过的口香糖,并且告诉我“妈妈,我觉得嚼过的口香糖像橡皮一样,是不是有很多的细菌啊?”孩子开始思考了。现在范思言对口香糖依然情有独钟,但是他已经能用很平常的眼光去看它,并且很有节制。
孩子“疯狂举动”的背后其实是一颗强烈的好奇心,正确引导他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孩子的每一次“疯狂举动”,你会惊喜的发现孩子已经有了良好的辨别和思考的习惯。
二、给孩子搭建一个平台,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与别人交流的必要条件,少了它,幼儿的人生一页将是残缺不全的。范思言在同龄孩子中属于比较爱表达的。这与小的时候奶奶带着他,总是和他讲话,总带到外边玩耍有关系。现在他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我的办公室,逐渐的观察中我发现他爱去办公室是因为那里的人比较多,同事们特别喜欢他,能够满足他强烈的表现欲。而且人多自然就和他交流的多。
所以搭建一个平台,鼓励孩子多说话:(1)家长在孩子说话时,注意倾听孩子的话,孩子会在这种无言的鼓励中越说越起劲;(2)做到有问必答。即是孩子提问时要不厌其烦地、耐心地回答——即使同一个问题已经问过许多遍了!如果孩子的问题不会回答时,你也要答应他什么时候去问别人或者是查资料等。(3)多向孩子提问:比如,可以父母和孩子互换角色的方法来进行。有时候我会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做了什么游戏,学到了什么新儿歌,他会说“我忘记了”。后来我换一种方法,我当学生,他做老师,他会很开心的将幼儿园情景再现一遍,并将新儿歌“教”给我。
三、给孩子机会,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良好习惯
相信孩子能行,两三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更多的时候他们愿意自己动手做事情,这时候作父母的要鼓励孩子,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而不能一味的代劳,觉得孩子做不好,或者有危险。其实学会做一件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你不让孩子去做,去试,孩子永远也学不会。家长只需在旁边看着,在孩子请求你的时候再出手相助,或者事先指导或示范一下。
记得在小二班的时候,我们的一次作业是剪梳子的梳齿,第二天我在交作业的时候有些孩子的作业是家长做的。范思言的作业交了之后,王老师当即说:“孩子的作业应该自己做,家长代劳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我赶紧解释,这个确实是孩子自己剪的,王老师惊喜地瞪大眼睛“真的吗?”确实是真的,范思言操作剪刀的技术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代价是五块床单。从小孩子就特别喜欢拿剪刀剪东西,对于他的这一爱好,尽管我们每次都会很紧张地盯着他的手和剪刀,但是从来没有因为危险而干涉过。只是告诉他,剪纸的时候要专心这样才能保证安全。现在他的剪图片的技术已经很娴熟了。孩子需要过程,需要尝试,需要自己动手。在这个过程中,他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否则,久而久之,他就会习惯别人代劳,长大后他的懒惰其实是家长自己造的恶果。
其实在孩子的教育上我还有许多做的不足的地方,比如缺乏足够的耐心。在我发怒的时候孩子经常会说“妈妈,你就不能学学杨老师、周老师和刚老师吗?我们犯了错,老师只是批评我们,告诉我们下次不要这样,从来不发火。”所以非常感谢幼儿园举办的这次育儿心得分享活动,我希望能和老师、家长共同交流分享育儿经验,我会认真学习其他父母及老师提出的育儿心得,努力帮助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最后感谢老师对宝宝的教育及支持!
一、“严”字当头,抓住小学关键期
大学者胡适曾经这样说:“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大英豪大豪杰,或者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别出来”。现今社会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请他人管教孩子的现象也多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严格教育,对孩子“错爱”、“宠爱”、把孩子惯得不像样,如对人没礼貌,本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爷爷奶奶代办,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做事磨磨蹭蹭等。例如,在我所认识的大学生、高中生中均出现过要父母给盛饭事件。我们绝对不要认为那是小事,我之所以称之为“事件”,是认为这种孩子“娇生惯养”、“自私”、“以我为中心”。没有同情心,没有自理能力,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树大并没自然直,反倒长成_树。
所以要求孩子知道理,明德行,成为一个正心、诚意的人。一切时,一切事正确引导,养成孩子明理重德的习惯,培养孩子要多为公着想,尽量断除自私自利的念头。要求孩子要有爱心,要爱国家,爱父母,爱社会,必须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努力学习,不可懈怠。争取成为德智体皆优的学生。
二、培养独立意识,使孩子不产生依赖思想。
孩子一天天长大,但无论怎样长他们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孩子。我们总觉得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处处都需要我们的帮助。其实孩子的能力经常是出乎我们想象的,关键是我们会不会放手让他们去做。大概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好像一夜之间孩子就会做些我们从没特意叫过他的事情,我们会惊讶:他怎么学会的?这就是孩子,只要我们肯放手让他迈出第一步,他们会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可能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让他们做还不如自己做来得轻松,但孩子一次做不好会有两次、三次,总有一天会做好!如果不让他去做,恐怕将永远做不好。我们在家尽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大人盛饭、倒茶水、扫地等,现代社会交际能力也很重要,也要重视培养。我们一是鼓励孩子多和他人交往,二是交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
三、关注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沟通,当好慈祥父母亲,及时解疑答难,正确引导孩子。
家庭和睦、幸福,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不和睦,对孩子的伤害往往大于大人,会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容易形成不良性格和心理,缺少责任感和爱心,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肥沃土壤。同时,我家非常重视德育,会做人才会做事。德育我们主要从要求儿子不说谎、不要别人的东西、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德育内容也是随孩子的成长而变化。当然,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还有,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家长不能居高临下,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另外孩子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一般每天都抽出一点儿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作业完成得如何,学习顺利吗?有什么新鲜事,心里有没有不愉快呢?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错误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予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同时,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人和事说起,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孩子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从而激起心灵深处无穷的动力。同时,爱玩是小孩的天性,我们从不用过多的课外培训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
四、经常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和表现。
家庭和学校之间要经常保持联系,保持一致,家长应当主动到学校去拜访老师,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态度,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态度,听课是否认真、发言是否积极等情况,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后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这方面我们一直做得不太好,有些事情幸亏老师及时与我们联系,才避免了在教育孩子方面走弯路及孩子一些不好习惯的养成。
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家对孩子的教育还做得很不够,而且一些方法还在不断地摸索,我们将不断地努力,汲取别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与老师、家长们共同探讨,使孩子们能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将来能为祖国效力,为人民大众服务,做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人,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教育孩子要立大志。人无志向就不能成大器。志向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所以我们家庭是经常督促孩子要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要求孩子要立大志。明确方向,努力学习。精进不退,在家中,要求孩子作到“父母呼,应句瑗;父母命,行勿懒。”在学校要求孩子做到“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诲。”上课时要做到认真听课,要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一切作业,团结同学,要做到取长补短;在学校要争取多做对大众有益的事情。严格遵守校规,教育孩子力争做到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将来能为祖国效力,为人民大众服务,做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人,这就是我们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和教育的纲领。
《教育应该不一样》是严长寿所写的,在这本书中他分析了台湾目前的教育环境,一针见血地道出台湾目前的价值观和迂腐的考试制度,而我们所有的人,都已经在这个体制下经营太久,早就忘了教育的最初目的。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台湾快被摧毁的职教体系、急功近利的家长心态、媒体的可议之处、老师的教育心态及学历通膨时代。他认为教改人士为了满足家长期待而走错方向;政策为了讨好选民,做了错误的转向。他建议年轻人如何从寻找自我到建立自我,建立必要的五大能力,走出自己的路。
看完这本书,虽然非常认同作者所说的话,却也因更加了解实施教育改革的难度而感到无奈。就像书中提到的“是谁坐视问题恶化?是谁让这气球不断的膨胀?是教育部?是教改人士?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还是为数众多的家长?全部都是!” 读了这段话,让我心中起了共鸣,因为他所叙述的就是一个真真实实的教育现象,而身为老师的我,就是处在这个教育体制、这个环境下。在其中一篇《醒醒吧,家长》中,有一篇某成大教授儿子写的绝交信。或许,从中国人伦理的角度来说,这个儿子是不孝的,但是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似乎不然。从他们的对话,可以看见台湾传统家庭的教育一味追求好成绩好大学!但每个孩子不一定都适合这样的模式,以小孩的角度来说,硬是将孩子塞入这样的框架只会磨灭孩子对追求新知的热忱,当然也扼杀了许多其他方面的天才。而大陆的教育方式和台湾的教育是何其的相似。在中国传统观念“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熏陶下,学校、老师、家长就很重视“成绩”,以分数为目标,在这样的环境下,补习班、培训班蓬勃发展,学生被训练成了为考试而读书的机器。这种“唯分数是问”的想法,不但是老师的错,分数会受到膜拜,是所有人造成的。如果教师和家长只会以考试分数评断学生的高下,有些学生便注定永远是输家。现在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分数仍然是对孩子的主要标准。而自己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有时认识、定义学生的方式,往往只通过一张张考卷,忽略学生的个性、特长,往往把自己的时间放在作业和考卷中,忘记观察学生、协助孩子探索自我,发掘他们的天赋。爱尔兰叶芝说:“教育不是装满一壶水,而是点亮每个孩子心中的蜡烛,让他发光、发亮。”而我现在在做的只是在装满一壶水,这需要我经常进行自我反思。
为了考试,往往在讲解作业和习题时用标准答案来规范学生。有了单一的标准,就很难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题。书中写到“教育工作者一味坚持标准答案,本身就是一种偏执,难怪学校会系统性、全面性地扼杀学生的创意。”现在的教育制度成就了少数考试顶尖的精英,陪葬掉其它“不合规格”的孩子。而即便是合规格的好学生,也有创造力贫乏的问题。而创新却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也不是考试考得出来的,重视标准答案的考试,也是扼杀学生创意的帮凶。正如赖声川所说,创意就是一种“问问题的能力”。然而,当所有科目都有标准答案时,学生如何想问题?又如何学会问问题?所以中国人在知识竞赛中能得到数一数二的成绩,但在创新思维比赛中往往被其他国家所超越。
另外,有些家长向老师提出多布置些作业,往往把重点放在孩子语文、数学的成绩,忽略孩子的体育、音乐、美术,觉得学这些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帮助。这些话也让很多教学热忱的老师最后以不断的测试来当做最终的方式。有时问孩子“你想要做什么?”孩子往往会说我要好好读书,可再问孩子“读书为了什么?有什么用?”孩子往往就说不出话,大部分的孩子或许无法找出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知道父母让他们把成绩考好。这样的教育又如何让孩子提供对学习的兴趣。而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学习是什么?学习就是学好语文、数学、英语。这让孩子的思维越来越来陈腐,有些成为一个“考试优秀生”,有些成为“考试差生”。
书中提到老师的关键是具备启发式教学的理念和应用能力。因为从过去到现在,许多老师的教学态度,倾向权威、武断,学生一旦试着说出各种突发奇想,往往就容易被视为捣蛋,或挑战老师的地位。久了之后,学生不再想要问问题,因为他连问问题的能力,都早被连根拔除。而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除了对学生的理解和沟通,还要求老师在教学上运用不同的教学技巧。书中提到严长寿在去高中演讲时,第一次演讲到后半,有学生开始在台下聊天,还要老师维持秩序,演讲的效果不是很好。而第二次演讲时,他开始检讨自己,思考如何激起学生的兴趣。于是,在演讲时首先从自己的着装出发,然后提到学生关注的明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此次演讲完美收官。这件事让他明白学生们不是不愿意学习,只是老师没找到激起学生学习欲望的方法。这我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关注课本和与孩子没有兴趣的课外事物,应该多寻找孩子的关注点和感兴趣的事,一步步引导他们,让他们在有兴趣的状态下学到知识。
在阅读这本书时,往往想到过去所受的教育,如果在不同的阶段学习不同的事,我或许有更多的发展和更多的可能。既然自己已经尝到现有教育体制的无奈,何必让现在的孩子再受这种折磨呢?改变教育方式或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困难要让时间去冲刷。但是随着今年启发式教育的提倡,我认为只要大家愿意站出来改变,必定能达成!
很多教育专家都说过:“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而且家庭教育这是一项大工程,往往是一个斗智斗勇、劳心劳力的过程。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该怎样去培养?他们和我们那一代不同,我们那时只需养,育是老师的事。而现在的孩子既要养,更要育,不仅要育德,还要育才。所以现在的孩子家长都是压力山大,身心俱疲,而且阶级矛盾突出。该怎么让他们健康健全成长,我也一直在摸索,不过我从静怡的养育之道上还是有所收获的,现在就从一些琐碎上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快乐是学习的前提
静怡刚上一年级时,其实是一个羞涩、内向的孩子。刚入学一个星期,我问她“你交了哪些朋友?下课玩些什么游戏?”她说:“没有交朋友,我下课就坐在座位上看他们玩。”这下我意识到出问题了,一个没有朋友不会玩的孩子有什么快乐而言。长此以往,一旦养成了孤僻的习惯,可能终身难改。所以我温和的告诉她,每天都要和同学们玩游戏。而我每天都会和她交流怎样和朋友们玩,他爸爸也身体力行陪她玩比如反对猫等游戏。我一直认为快乐是学习的前提,不快乐逼迫式的学习,难有成效难以坚持。五年级,有些孩子已经出现厌学情绪了,当孩子们不喜欢学习时,我们家长可以另辟蹊径从玩上加以引导,当你们有共同语言了,作为家长你的话就有分量了,也有了。
二、努力是一个孩子的优势
一年级的静怡其实学习上问题挺大的。那时每晚她说的最多的一句是:“妈妈,我不懂!”因为幼儿教育我们崇尚的是“无知”教育,除了玩不教她任何与课本有关的东西。进一年级时,1-20她数不顺,识字不到10个,而她也不是别人口中所说的具有慧根的孩子。所以一年级的期中考试,其他孩子都沉浸在百分的喜悦中时,我家的静怡拿着只有七八十分的试卷惶惑着看我,还是那句“妈妈,我不懂试卷的意思。”我笑着问她“闺女,你是不是觉得你挺笨的?”那时她哭了,这么小的孩子其实也有了心思,她爸爸给她讲了个“笨鸟先飞”的故事。我告诉她,当你不如别人时,唯有比别人努力。相信这句话现在应该已经深植于她的心里。因为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我只重过程轻结果。不管是她参加跳绳比赛,干部竞选还是大大小小各类活动,我问的第一句话都是:“你认为你尽力了吗?”如果她点头,我一定会对她竖起大拇指表示鼓励。有朋友可能会问:“不问结果吗?”我认为只要尽力了,结果一般都会好,就算不好,尽力了,还有什么值得苛责的呢?孩子不一定要拿来和别人比的,只要他比昨天的自己有进步,难道不值得称道吗?这是我在带静怡之道上我认为做的最成功的一点,因为她够努力,所以我不担心她今后的学习,甚至不担心她今后的人生,因为努力已经成为她的一种习惯。
三、要做智慧型的家长
1、学会放手孩子能自己完成的事做父母的千万别替代。有专家曾说过当妈妈的越不操心,孩子可能越让人放心。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静怡读小学到现在我几乎没给她整理过书包,但是她的书包整理得整整齐齐。我很少叫她起床,只丢一个闹钟给她,她几乎不迟到。周末去上特长班,这两年我不管,可是她搭公交车也没出过篓子,向陌生人问路比我还顺溜。作为家长其实我们需要适时的放手,其实怕这怕那,将她时时拥在怀里,才是一辈子的风险,因为你可能将他养成一个巨婴。当然放手不等于放任自流,家长一定要默默的监管和评估。
2、做有原则、有底线的家长教育孩子有些事定不能让步,比如逃避责任的撒谎,又比如说挨批评时摔东西甚至离家出走,遇到这种问题我是主张家法处置的。但是我们要注意惩罚的目的不是发泄自己的怒火,关键是让他们没有第二次,所以我们应该理智、妥善处理。
3、聪明沟通,做民主型家长孩子长大有主见了,做家长的不可能让他们什么都一板一眼的照做了,但是也不能什么都由着他们性子来。因此很多时候沟通、交流就尤为必要。以这次学葫芦丝为例,前两天静怡回来就说不要学了。我问她原因,她说:“我们班很多同学都说葫芦丝不止一个调,要收很多钱,都不学了”我是这样和她说的,付钱是我们大人的事,如果难以承受我会和你商量的。你需要考虑的是,你喜不喜欢学?你会不会坚持?会不会尽量学好?还有授课的老师适不适合你?如果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我也会支持你,只提一个要求:尽量学好!如果你不想学,也要找一个说服自己和妈妈的理由,我们就退出。今后不管做什么千万别说别人这样,我也这样,要学会理性分析。这就是这次葫芦丝事件我们沟通的结果,我认为很多时候我们不要一味的去依顺孩子,但也要听听他们内心的想法,我们应该民主,选择一种有利于他并双方都认同的意见。
最后,我们作为家长,在养育之道上一定要摆正心态。忌溺爱,因为你生他养他并不欠他;忌唠叨诉苦,因为你要生他养他,他不欠你。这样我们才能平等对话,爱的天平才不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