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中毒通常是由于食用了被真菌污染的食物,导致真菌侵入体内,并在体内繁殖引起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米酵菌酸中毒病死率超50%,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7月16日消息,近日河南永城市因为吃凉皮导致1死1伤的消息引起关注,检测报告显示原因是米酵菌酸中毒。
有专家表示,米酵菌酸中毒的病死率超过50%,大家日常吃东西定要注意,尤其是夏天。
据悉,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属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食入该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引起人或动物中毒,重者可致死亡。
米酵菌酸高温杀不死。
米酵菌酸毒素非常耐高温,是致死率最高的细菌毒素之一。摄入人体后,会随血液扩散到全身所有器官,致死率高达40%-100%。毒素产生后,无法用日常烹饪方法(如蒸、煮、炸、炒等)杀死。),目前也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杀死它。
酸汤子和臭碴子,还有吊浆粑、发酵工艺的汤圆。这几种食物非常容易产生米酵菌酸,它们含有大量的淀粉,都是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如果放在冰箱里,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安全的。这次的中毒事件的酸汤子在冰箱里存放了一年之久,这其中产生的米酵菌酸浓度可想而知。
泡发时间过久的黑木耳以及银耳。这两种食物是很好的食材,但是买回来的干制品需要泡发,在泡的时候很容易多泡了一些。如果泡发的时间过长很容易就变质从而产生米酵菌酸。这样的木耳一般都有异味或者黏液产生,千万不要洗干净了再食用,直接给丢掉是最安全的。
不新鲜的湿河粉和肠粉,这一类食物,都是用米粉做成的。如果制作好了之后没有即使吃完,放在冰箱里保存,也要千万注意,如果闻到明显的发酵气味,或者超过了49小时,直接丢掉不要食用。
自制米酒。米酒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如果自己在家制作的话,如果密封条件达不到标准或者制作用具没有彻底消毒,都会导致米酒在发酵的过程中变质,从而产生米酵菌酸。
高粱米面制品、马铃薯粉条、甘薯淀粉,或者用这些材料制成的食品,如果保存方法不对,或者在潮湿的环境下产生了发酵变质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米酵菌酸。
1、家庭自制谷类发酵食品
不要使用霉变的谷物原料,浸泡时要勤换水、保持干净、无异味。磨浆后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
贮藏环境要通风、干燥,存储器皿不要直接放在地面,应该放在至少离地10厘米高的隔潮垫上,以防潮湿和污染。
2、购买正规渠道的食品
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选取具备正规资质的食品经营者进行购买,同时要注意销售地方的环境卫生状况、是否有生产许可证等。并注意产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储存条件。
选购新鲜的湿米粉(线)要确认产品生产日期、保质期,湿米粉(线)应保存在4℃以下的温度条件,且当天食用完。
3、认真检查食品
当餐食材,比如干的米粉、河粉、粉丝、黑木耳、白木耳等需要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为了安全起见,可以放在冰箱浸泡。如果在室温下浸泡,忘了食用,应该丢弃不要。另外,不要食用浸泡过夜的黑木耳。黑木耳浸泡后,如果发现有异味或手摸感觉有粘液产生,立即丢弃不可食用。
4、食品安全存储
加工熟的饭菜如果立即吃,应尽快放入冰箱。及时洗净餐具,不留食物残渣,不浸泡在水里,饭后立即清洗。
5、出现不适,立即就医
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病急,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无发热。如果怀疑发生疑似中毒,必须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和对机体的损伤,并及时送医院救治,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