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7月1日起,新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这也意味着电动车头盔将迎来新国标,对于缓冲层、壳体、护目镜等方面,都有具体规范。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7月1日头盔新规,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此前,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组织制定了强制性国家标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新标准是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领域的第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3年7月1日实施,对固定装置稳定性、佩戴装置强度、吸收碰撞能量、耐穿透、护目镜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
主要修订内容
1、修改了适用范围。新标准增加了电动自行车乘员(包括驾驶人及乘坐人员)佩戴的头盔。
2、增加了3个安全性能指标。分别为头盔护目镜的耐磨性(雾度)、头盔壳体表面凸起结构和表面摩擦力。
3、新标准中测试用的头型尺寸参数相对更适合亚洲人的头型数据。头型由旧标准中大、中、小、特小4个头型修改为A、E、J、M、O,5个头型。
4、修改了头盔的种类、形状。头盔按形状可分为1类盔、2 类盔、3类盔。1类盔形状为全盔,2类盔形状为3/4半盔(春秋盔)、3类盔形状为1/2半盔(夏盔)。
5、修改了标识要求。摩托车乘员头盔标识为“黄色椭圆形图案+字母A”,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标识为“天蓝色菱形图案+字母B”,每种类型的标识各有大、小两种尺寸规格,以适应不同规格、形状、外观设计的头盔。
按适用对象不同,头盔可分为A类头盔和B类头盔两类,A类头盔适用于总排气量为125cc以上摩托车,形状有全盔和半盔两种;B类头盔适用于总排气量为125cc以下摩托车,其体积和重量均小于A类头盔,形状全部为半盔。
通常情况下,A类头盔的保护范围和防护性能等要好于B类头盔。
1、质量不同:3c认证的头盔质量要比普通头盔好很多,无论是材质韧性,还是硬度都是普通头盔所不能达到的标准,并且3c认证的头盔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意外伤害。
2、标准不同:3c认证的头盔执行标准为GB811,普通头盔则是其他标准,相应的性能参数也会有所不同。而3c认证的头盔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意外伤害,达到国家标准。其他劣质头盔不仅不能保护驾驶员,还可能对驾驶员造成二次伤害。
3、用途不同:3c认证的头盔对头部的保护性能更强,无论是参加什么骑行活动都同样适用。普通头盔的防护性能不佳,一般不能用于摩托车骑手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