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究生需要的英语等级没有统一的要求。只有个别学校考研究生需要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学校具体要求英语等级要看报考学校的招生简章。其实考研本身就要考英语的,也会对英语分数有要求,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即可,这样能保证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考研英语的考查分初试笔试和复试的听说测试。初试只要过英语的分数线即可,复试要考查英语的听说能力。考研英语满分100分,试题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英语知识运用,第二部分是阅读理解,第三部分是写作。
考研复试有三大考核点——专业课内容、综合实力、英语应用能力。
专业课内容:考查形式主要是“笔试(并不是所有的专业复试都有笔试)+面试”的结合。但有一点很重要,切记:复试考核的专业课内容跟初试考核的内容有很大的区别,即使是同一个专业在不同院校的侧重点也有很大差异,值得重视,所以复试一定要提早准备。
综合实力:一般是以“面试”的形式进行考核。我们从往年的考生口中了解到,综合实力面试这一环节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生此次考研的去留、以及是否能被优秀的导师青睐。
英语应用能力:一般是以“考核口语与听力”为主。不排除有英语笔试的可能,但这种形式集中在一流院校里。
一般考研后大概一个半月后可以查询初试成绩。考研一般安排在每年十二月份倒数第二个周六周日,然后初试成绩一般在二月上旬到中旬可以进行查询,具体时间需要教育部方面当年进行发布的为准,比如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成绩查询时间就推迟了,另外每个省的公布时间也会有一两天之差。
备考时间
考研,是一场对考生脑力、体力、耐力的综合考验。备考战线一般都拉得很长,少则四五个月半年、多则一年多时间,几乎都是“脱产备考”。即使是985品学兼优的名校生,也至少要拿出一两个月时间来专注备考,熟悉考研题型、进行整体复习。
考公的备考时间就缩短了很多,很多人都是只备考了三五个月就走上考场,而且在职考公人群要远多于在职考研群体。
竞争难度
某年国考的过审人数已经超过212万人,22考研人数也可能会突破400万人,乍一看好像是考研的竞争更大,其实不然。
考研人多、招的也多,而且报考的几乎都是应届生或者刚毕业没几年的年轻人;公务员考试就不一样了,报考人数相比考研要少很多,但是招录人数更是寥寥无几,考公大军中不仅是应届毕业生,还有无数在职备考的考生。
根据公布最新数据,22国考报录比为68:1,近些年的省考竞争比在30~40:1左右,而硕士研究生的竞争难度相对低了不少,整体报录比大概在3~4:1。
(一)考试内容不同
考公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主要考察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而考研的考试内容则主要是所报考专业相关的知识,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深入的专业能力。
(二)考试形式不同
考公的考试形式主要是笔试+面试,一般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不同类型的试题,考察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而考研的考试形式则相对复杂,包括英语、数学、政治、专业课等多个科目的笔试,需要考生具备较高的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报考门槛不同
考公的报考门槛相对较低,只要符合相关条件的考生都可以报考,比如学历、年龄、身体健康等方面。而考研的报考门槛相对较高,需要考生具备相关的学历、学术背景和英语水平等方面的条件。
(四)就业前景不同
公务员是国家机关中的一种职业,具有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和较好的薪资待遇,同时也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研究生则更加注重学术研究和专业发展,有较好的学术前景和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