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题: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成长
活动目标:
1、为幼儿创设练习走、跑、跳、跨、钻、爬等基本体育动作技能的活动平台,提高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自觉性,使孩子们在游戏中充分体验到体育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2、让幼儿在活动中尽情体验与同伴、家长、老师一起过儿童节的乐趣。
活动地点:临潼区幼儿园操场
活动时间: 上午9:00——10:00
活动准备:
比赛场地划分、比赛用品的准备、项目器械的准备、运动会会牌一块、记录表一张、奖品礼品若干
教师分工:岳老师、黄老师组织,陈老师王老师组织幼儿,刘老师、李老师负责器械的摆放并协助陈、王老师组织幼儿。
活动流程:
一、运动员入场。(七色光音乐)
二、教师致辞,并宣布游戏项目及规则。
三、游戏项目:
(一)小小接力赛
分组:幼儿人数60人(分四小组5人×4)
规则:将男女幼儿(男女幼儿交叉站)平均分成两大组,分别是“草莓队”和“西瓜队”(幼儿贴有标志)这两对幼儿再分成15人一小组,,每两组站在跑道的两头,听到口令,手持接力棒进行接力跑。将胜利组记录在记录表中。
(二)小小坦克兵
分组:幼儿人数60人(分两组30人×2)
规则:“草莓队”和“西瓜队”进行比赛,每队幼儿每两人一辆坦克从起点爬到终点再返回,最先结束的一组获胜。将胜利组记录在记录表中。
(三)蜜蜂采蜜——智勇大冲关
分组:幼儿人数60人(分两组30人×2)
规则:“草莓队”和“西瓜队”进行比赛,戴上蜜蜂头饰越过障碍(梅花桩、独木桥、钻山洞、舀乒乓球、跨栏、过小树林等)采到花粉拿回来,最先结束的一组获胜。将胜利组记录在记录表中。
(四)亲子游戏——袋鼠跳跳跳
分组:幼儿人数60人(分四小组15人×4)
规则:“草莓队”和“西瓜队”每队将幼儿分成15人一小组,每两组站在跑道的两头进行比赛,幼儿站在袋里,家长手提袋子和幼儿一起跳,最先结束的一组获胜。将胜利组记录在记录表中。
四、活动总结及颁奖。
五、发放礼品。
六、活动结束
活动目标:
1、理解图片所表达的内容,并学会看图做动作。
2、初步学习集体舞,能跟随音乐较合拍做动作,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跳舞能力。
3、在跳集体舞中感受音乐,舞蹈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
2、磁带
3、黑板
4、四张不同花儿的图片
5、手腕花人手一朵(红、黄、蓝、灰四种,同数量)
6、地上贴小圆点(每人一个)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出示图1--"花苞"图师:图上有什么?
师:花开了没有?
师:花苞有什么颜色?(红、黄、蓝、灰四种)师:你们手上戴着什么?什么颜色?它们有什么是一样的?
二、幼儿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节奏,熟悉音乐。
老师放音乐。
师: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跟着音乐拍手。
三、比较图的不同,看图做动作。
老师出示图2--"花朵"图师:这幅图与前一幅有什么不同?
师:花苞怎么做?
师:一个人是这样做,那两个人怎么做?四个人呢?
听音乐,小朋友做动作(四个小朋友一组)师:地上有小圆点,现在怎么变小花苞?
请四位小朋友示范,其他小朋友跟学。
老师出示图3--有上下箭头师:这幅图与第二幅是一样的吗?哪个地方不一样?
师:请小朋友看看你是哪种花?想想你是开在上面还是下面/小朋友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老师出示第四幅图--旋转的箭头。
师:最后一幅图与第三幅图是一样的吗?
请小朋友上来试试做动作。
四、幼儿再次看图欣赏音乐,完整的跳集体舞。
小朋友边听音乐边看图做动作。
师:前奏听好,并看老师在什么图上指了两次。
师:小朋友要把这两个动作做两遍。
幼儿跟音乐连贯地做一遍动作,老师不示范。
师:请小朋友自己找圆圈站好,现在我们听得音乐比较快,小朋友不记得动作就看图。
五、老师总结师:今天谁帮了大忙?
师:图片。
活动主题:清明节扫墓活动
活动时间:4月4、5日
活动地点:中山公园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及扫墓的意义。
2、通过活动,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幼儿对革命先烈的尊敬与缅怀之情。
参加人员:4月4日——小小班、小班幼儿
4月5日——中、大班以上幼儿
一、活动准备:
1、活动前的谈话(活动介绍及注说意事项);
2、准备代表全园的手工纸花圈,各班设计活动形式(建议幼儿人手一朵纸花);
3、音响准备(__文化站提供,园长联系);
4、联络电视台(园长联系)
5、活动音响监督、音乐准备(__老师)
二、活动程序:
1、整理队伍,清理物品,出发去中山公园;
2、到达目的地,整理队伍;
3、清明节扫墓程序(活动主持人:许亚菲)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思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三、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四、活动所需材料:(略)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习粘贴技能,能将材料贴在纸面上,养成良好的粘贴习惯。
2、通过游戏让幼儿喜欢美工活动,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长条卡纸、图形彩纸、浆糊、抹布、线、水粉涂料。
2、音乐、订书机、皮筋、笔。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找朋友。
老师:我们都有好朋友,老师请宝宝们去找找你的好朋友和他抱抱,好吗?
2、学习粘贴图形。
认识纸张和图形
老师:瞧,这里也有两个好朋友,他们也想抱在一起,是谁?(出示卡纸)认识大大的卡纸。
(出示彩纸)这是什么纸?认识彩纸。它是什么形状的?
这里还有一些图形,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呢?(出示方形、三角形、心形)认识这几种图形和颜色。这些图形想和卡纸做朋友,它们怎样才能贴在一起呢?什么能帮助它们?(浆糊)
教师示范粘贴
我们来试试:蘸一蘸,抹一抹,啪——擦一擦。
请个别幼儿上来粘贴。提醒图形要分开一点,不要叠在一起。
那边还有许多卡纸和图形纸,请你们也去贴一贴,做一做,好吗?
3、幼儿操作、粘贴图形。(轻声播放歌曲、歌曲自定)
4、变魔术
卡纸还会变魔术呢,瞧它会变成什么?(教师示范做成一个冰激凌)
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我给大家变了一个冰激凌,想看吗?你们想变一个冰激凌吗?那我们请客人老师变一下。请人帮忙要说:“请帮帮我。”
5、幼儿请客人老师装订冰激凌。
6、拿着冰激凌一起过儿童节,让客人老师给小朋友拍照欣赏。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发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或赛龙舟的录像和图片。
2、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鸭蛋、粽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传说。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儿自由讨论,说说大家在这段时间里经常看见大人包粽子、吃粽子,这是为了什么?
介绍端午节来历的传说。
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或幼儿用书,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哪些活动?
龙舟是什么样的?人们在怎样划龙舟的?一边划龙舟还做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绿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来的?
你吃过粽子吗?你吃过什么样的粽子?
3、教师介绍其他的有关的风俗习惯。
小结:端午节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
4、品尝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目的:
1.学会依木偶的形象创编歌词,并即兴演唱歌曲。
2.学会操作木偶的技能:摇头、点头、做操的动作。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磁带(木偶模仿音乐、杂偶的音乐、我和木偶交朋友的音乐)、录音机。
创设情景:使班级每个角落都有木偶(掌中偶、提线偶、桌面偶等),数量超出幼儿的人数。
2.技能准备:幼儿已学过操作木偶的简单技能,幼儿有初步的创编舞蹈的技能。
3.知识准备:
(1)幼儿已经欣赏过歌曲,并对歌曲较熟悉。
(2)幼儿初步会创编简单的歌词。
活动过程:
1.律动:木偶模仿音乐,教师以小木偶人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依音乐做木偶人的动作人室,要求幼儿动作要合拍,要象木偶人的动作。
2.练声:木偶学唱歌,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练唱。
3.歌曲:《我和木偶交朋友》。
(1)教师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念儿歌《我和木偶交朋友》,要求幼儿眼睛看着木偶,边念儿歌边练习“套木偶、走路、摇头、做操”的动作。
(2)复习歌曲两遍,教师同样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导幼儿边唱边操作木偶,要求幼儿要唱准,还要持木偶合拍地做动作。
(3)幼儿创编歌词。
①教师同样以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说说要怎样根据小象的样子编歌词?如:可爱的小象套在手,我们把它逗一逗,拍拍手,点点头,摇摇脑袋点点头,跟着我呀做早操,一二一二摆摆手,我们都是好朋友,我和小象交朋友……
②引导幼儿自由为所喜欢的动物编歌词,并可适当改变动作。教师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创编出顺口的歌词;引导能力一般的幼儿为所喜欢的动物木偶创编歌词;鼓励能力差的幼儿自由创编歌词。
③在幼儿创编歌词的同时,教师启发引导幼儿练习并掌握操作木偶的简单技能:摇头、点头、做操……
④待幼儿仿编后,教师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木偶(提线偶、掌中偶、桌面偶),边操作边唱仿编的歌曲。教师全面巡视,引导幼儿依据木偶的角色进行操作、仿编、演唱。
⑤请个别幼儿上台操作木偶进行演唱,教师、幼儿根据同伴编的歌词进行讲评。及时表扬编得顺口、有进步的幼儿。
4.复习舞蹈:杂偶。
教师引导幼儿练习舞蹈的动作,要求:
(1)动作要象木偶,弯腰、双臂侧平举并放松。
(2)动作要合拍,符合音乐形象。
5.舞蹈:”杂偶”出室,要求幼儿的动作要合拍。
延伸:引导幼儿观看有关木偶表演的节目,让幼儿对木偶有更深入的认识,在“音乐表演角”中投放木偶的衣服供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小木偶的动作。
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完整地跟老师讲述故事情节。
2.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并能认真倾听同伴讲述或观看同伴表演的习惯。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想象力和表演故事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故事视频、狐狸葡萄图片、狐狸头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吃过葡萄吗?谁能告诉老师,葡萄是什么颜色的?它又是什么味道的呢?今天呀,老师就要给小朋友讲一个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听啊?”
二、出示图片,引发兴趣。
1.第一幅图片上画的是谁啊?(狐狸)它是什么样的表情啊?(笑眯眯的)
2.第二幅图片上画了什么啊?(葡萄)它是什么颜色的?(紫色的)它的味道又是怎样的呢?(酸酸甜甜的)
三、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故事
(1)出示故事视频,引导幼儿欣赏故事。
提问:请你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启发幼儿说)
(2)再次播放故事视频,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狐狸出来看到了什么?它来到葡萄下面想干什么?它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3)引导幼儿跟老师集体讲述一遍故事(重点引导狐狸见到了葡萄后的情境部分)。提问:葡萄为什么是酸的?故事里的小狐狸最后吃到葡萄了吗?
(4)引导幼儿完整讲述一遍故事,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
2.分角色表演:
(1)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带头饰扮演角色进行表演。
(2)幼儿两人一组协商角色表演故事,一人讲,一人扮演狐狸。
(3)教师讲述故事,请全班幼儿扮演狐狸进行表演。
四、归纳总结:
教师小结:讲解故事的含义,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比喻有些人办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不成熟。
五、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一、主题目说明:
幼儿天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宇宙天体中的无穷奥秘,生活中的奇妙现象,是5-6岁幼儿议论的永恒主题。抓住幼儿生活的小事,诱导幼儿观察大自然,帮助幼儿真切感受自然的神秘和科学家的伟大,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春夏与秋冬”主题价值之所在。
请千万记住,让孩子获得知识并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让孩子的眼睛永远放射出探索的目光,让孩子的心灵永远保持探索的热情,对这个世界满怀新鲜和惊奇--这才是我们孜孜以求的。
二、主题目标:
1、初步感受四季变化对植物生长及人们衣着、生活的影响。
2、初步理解简单的物理现象
3、初步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身体力行的关心、保护环境。
4、尝试用简单的认知方法发现问题,具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三、环境创设:
1活动区环境:
(1)、记录一周的气象
材料:温度记录表、笔等
玩法:每位幼儿记录本周每天的温度、最低温度及天气情况,最后一天统计一周的总体情况,并统计晴天、雨天、阴天各有几天。
(2)天气预报表
材料:软硬不同的纸、剪刀、蜡笔等
玩法:取一张长方形的硬纸作为天气预报的底板,写有星期的卡片、表示天气的图案:如太阳、雨天、阴天、多云等。底板上有空当,用来插当天的日期卡和天气卡。
(3)春夏秋冬
材料:幼儿美术用书《春夏秋冬》
玩法:请幼儿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的典型色,分别在作品上涂上相应的颜色、写上相应的文字。
(4)接牌
材料:扑克牌若干(10以下的牌)
玩法:由一人任意出一张牌,其他幼儿根据相邻数出牌,三张牌组成相邻数后放在一边,继续游戏,牌先出完者获胜。
(5)造高楼
材料: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等各种形状的纸盒子,剪刀、浆糊、双面胶若干。
玩法:请幼儿用各种纸盒造一幢高楼,教师指导幼儿把高楼造得又高又牢固。
2、墙饰
(1)、冬眠和夏眠的动物:将幼儿收集和绘画的冬眠的动物布置在主题墙上。如:刺猬、海参等。
(2)、春夏秋冬:将幼儿画的关于四个季节的画布置在墙面上。
(3)、可爱的企鹅:将幼儿自己制作手工作品企鹅展示的主题墙上。
(4)、我们去秋游:让幼儿将去秋游的过程画成画布置在墙面上。
(5)四季的花:让幼儿收集不同季节所开的花的图片,布置在主题墙上
3、资料收集:
收集冬眠的动物
四、家园共育:
抓住幼儿生活的小事,诱导幼儿观察大自然,帮助幼儿真切感受自然的神秘和科学家的伟大。
五、亲子活动:“天气预报”
家长和孩子一起关注每天天气的不同变化,并坚持把每天的天气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
只有当数学回归了幼儿的生活情境,才给了幼儿将数学思维进行宽广的迁移和应用的机会,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体现数学的教育价值。《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一表述也正说明新课程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已不再过度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更注重从生活中感受和体验数学的实际意义,并尝试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解答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
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如衣服上的花纹、地砖、栏杆;幼儿游戏活动时按男女间隔排队;律动、做操中动作的反复等等。这些事物幼儿都很熟悉,因此我们把这些内容作为本活动的素材,希望从中让幼儿更生活化地感知规律,并且最终培养起幼儿的数学可以服务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如运用规律知识进行装饰;创编游戏、动作等等。
活动目标:
1、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对规律活动的兴趣。
2、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的主要特征。
3、尝试自创规律,发展幼儿的实际运用能力。
活动准备:
1、有色彩排列出规律的衣服。
2、可以串挂的小积木若干,穿挂用的绳子人手一根。
3、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课件(照片以幼儿身边场景为主)。
活动过程:
(一)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1、欣赏衣服
引导幼儿观察一些同伴的衣服,并发现衣服上的规律。
2、观看课件,进一步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或什么地方)?你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吗?这个规律是怎么样的?
(二)穿玩具,感知各种规律
1、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穿起小玩具串。
2、集体交流自己运用的规律,并将其转换成符号形式。
3、引导幼儿分析与提炼规律的主要特点。
(三)运用规律
1、排队:我们小朋友可以排排队,排出规律。
2、编动作:用动作表现规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和家长利用废旧材料共同制作时装。
2、要求服装设计新颖独特。
3、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请家长设计好服装制作图
2、每个家庭准备好制作服装的材料(如旧报纸、光碟、空烟盒等)
3、写通知,打图片,记录表
4、准备场地,已做好的环保时装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和家长共同观看图片及服装时装分为裙子、上衣、裤子,他的线条有简单,有复杂的,请李老师现场制作出漂亮的时装。
问:李老师是用些什么废旧材料制作的?你想成为一名小设计时吗?请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出你喜欢的时装。
2、家长和幼儿共同制作时装,发放记录表,请家长记录孩子的制作过程。
3、家长和幼儿上台表演。(故事、儿歌、歌曲、舞蹈)
1)有序的上台。
2)随音乐节奏做动作。将时装展示出来。
3)请家长填活动反馈表,反思心得。
活动目标
1.在猜猜、说说、看看中,知道手除了做事还能表达意思、传送信息。
2.尝试在问题情境中表述自己的想法,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关于手势的录像与图片,幼儿事先搜集过“会说话的手”,并用多种形式呈现(照片、图像)。
活动过程
一、交流关于自己收集到的“会说话的手”
1.用“开火车”的办法来交流会说话的手。
2.(出示幼儿作品)看看别人找到的和你一样吗?
3.用诗歌的形式共同小结、提升:交通警察的手会说话,手臂伸直往前走,手掌竖起请停
下,手臂挥挥请靠边;指挥家的手会说话,轻响强弱都看它;聋哑人的手会说话,爱的信息它传
达……
生成:可引导幼儿将自己的信息按格式仿编。
二、共同关注收集到的“会说话的手”
1.魔术师的手(照片)
这是谁?他的手在说什么话?为什么不用嘴说而用手代替呢?
2.排球运动员的手
这是一只会说话的手,它可能会说什么呢(分层递进剖析画面)?出示排球运动员的采访录
像——用语言、动作表述几个常用的简单动作。
三、我们的手“会说话”
1.什么时候需要用手说话?
(较远,声音不能达到的时候;表达情感的时候;表演的时候;需要安静的时候;不能发出声
音但又必须传递信息的时候)
2.投放照片,产生继续探索的兴趣。
(驯兽员、宇航员、潜水员、高空作业人员、特警执行任务)
3.用动作(嘘)——我没说话,你们为什么静下来了呢?哈,用手说话还真省力。
延伸
试着来玩玩“用手说话”的游戏。
活动目标:
1、通过购买礼物这一活动,初步尝试合理安排钱币的方法。
2、体验购物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新年马上就要到了,熊猫奶奶邀请我们去做客。
2、银行取钱,交代要求:领的钱要拼成四种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四种图形的颜色要不一样、两半图形上的数字要合成10
3、购买礼物
4、交流分享:你买了什么礼物,为什么买这份礼物?一共用了多少钱?
5、师总结: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安排钱币,有多少钱用多少钱,不要超支。